在未来几年,秸秆禁烧政策的松绑和转型无疑会给我国打捆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政策对打捆机市场的影响,并分析行业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打捆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机械,近年来在我国市场逐渐兴起。其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我国政府格外的重视草畜牧业的发展,推进秸秆禁烧政策,从而促进了秸秆离田的需求。这使得打捆机成为实现秸秆有效处理的重要机具。
:秸秆不仅在饲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在造纸、能源、板材制造等多个行业中展现出其经济价值。因此,随着秸秆产业的逐步扩大,对打捆机的需求自然随之增加。
:目前,在我国农业收获后的秸秆处理工作中,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不断攀升,打捆机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
根据统计,自2011年以来,国内已销售超过21万台打捆机,保有量估计在23-25万台之间。虽然部分老旧设备已经退役,但预计近五年来购买的机器仍能正常作业。依据数据显示,从2020年起,补贴销售达到13.7万台,加上进口产品,市场上活跃的打捆机数量达到14万台。
目前,市场上打捆机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牧草打捆机和农作物秸秆打捆机。其中,牧草打捆机在新疆和内蒙古地区需求尤为旺盛,远距离运输的特点导致对草捆的密度要求较高。消费者普遍认可进口的爱科、科罗尼、纽荷兰等高端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进步,像花溪科技、华德牧机等企业也成功研发出高密度的大方捆打捆机,有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各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3年我国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超过17亿亩,市场对秸秆处理设备的需求显然是巨大的。然而,打捆机市场的保有量也不能被忽视,行业必须正视这一局面。根据2024年的数据,打捆机的补贴消费市场显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销量跌至1.62万台,同比下降36.43%,是自2018年以来最大的降幅;销售额也呈现大幅度下滑。
截至2025年2月21日,2024年的打捆机补贴公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销量较2023年出现显著下降,创下新低,补贴销售总额为13.64亿元,较2023年减少了42.66%。这一下滑可以部分归因于补贴资金的紧张以及销售类型的变化。购置补贴的比例逐渐向低售价、低补贴的固定式打捆机倾斜,导致整体销售额的减少。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打捆机的销售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如果按照捡拾宽度分为:0.7-1.2米、1.2-1.7米、1.7-2.2米以及2.2米以上的高大宽机型,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不同类型的打捆机将呈现出不同的销售结构。
从区域来看,打捆机市场以北方和中部省份为主,尤其在内蒙古、河南和黑龙江等地,销量明显超千台,显示出这几个地区对打捆机的巨大需求。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打捆机的品牌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趋势。2024年前十个企业的销量占比达到45.48%,而市场参与企业在五年内净减56家,分销商数量减少接近900家,市场正在向头部企业靠拢。
随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强调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并精准划定禁烧范围,能预见,秸秆产业面临的新机遇即将出现。与此同时,打捆机行业也将迎来转型期,210家生产企业中,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必将面临一轮洗牌。
未来,秸秆离田机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企业一定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创新这个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变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掌握先进的技术的头部企业,可能会在市场占有率中受益更多。
秸秆饲料打捆机的市场走势将受到养殖业复苏的高度影响,如果养殖行业能够迅速回暖,打捆机的市场需求将会随之上升。
总之,在政策松动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打捆机行业即将面临重重考验,但也是一次华丽转身的机遇。行业参与者需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积极调整战略,以迎合一直在变化的市场需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